戒律
比丘的三個含意「乞士、破悪、怖魔」,與阿羅漢的「應供、殺賊、不生」相對應。比丘是指年滿二十歲,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。比丘戒概計兩百五十條。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。
沙彌(尼)戒十條如下,是戒律的基礎。居家除了前五戒,其他項目可做進階持戒之惕勵參考,提升身心靈能量: 一、不殺生,二、不偷盜,三、不淫,四、不妄語,五、不飲酒,六、不香花鬘塗身,七、不歌舞觀聽,八、不坐臥高廣大床,九、不非時食,十、不捉持金銀寶物。
佛制定戒規,皆因僧眾之所為,有違佛門威儀。以戒輔教,傳襲至今。隨著時空環境之變遷,實則乞士、破悪、怖魔,乃是比丘的主要義諦。
乞士: 雖是三衣一缽乃唯一資產。實者,教養修學品德最為首要。破悪: 破除習性與見思煩惱。怖魔: 不離成道志業,少貪嗔癡。令魔惶恐。
簡而言之,發心、聞法、不犯威儀。即是佛門弟子。
南無阿彌陀佛
大漠 damor 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