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律
比丘的三个含意「乞士、破悪、怖魔」,与阿罗汉的「应供、杀贼、不生」相对应。比丘是指年满二十岁,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。比丘戒概计两百五十条。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。
沙弥(尼)戒十条如下,是戒律的基础。居家除了前五戒,其他项目可做进阶持戒之惕励参考,提升身心灵能量: 一、不杀生,二、不偷盗,三、不淫,四、不妄语,五、不饮酒,六、不香花鬘涂身,七、不歌舞观听,八、不坐卧高广大床,九、不非时食,十、不捉持金银宝物。
佛制定戒规,皆因僧众之所为,有违佛门威仪。以戒辅教,传袭至今。随著时空环境之变迁,实则乞士、破悪、怖魔,乃是比丘的主要义谛。
乞士: 虽是三衣一钵乃唯一资产。实者,教养修学品德最为首要。破悪: 破除习性与见思烦恼。怖魔: 不离成道志业,少贪嗔痴。令魔惶恐。
简而言之,发心、闻法、不犯威仪。即是佛门弟子。
南无阿弥陀佛
大漠 damor 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