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三昧 vs 禪定般若
輪轉六道容易造業,隨時都會退轉。出離也好,究竟也好。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,示淨土捷徑。六百萬年之頃,彌勒佛降世龍華三會。此間。人壽十歲,身高一乍手。生老病死。罪福因緣。善知識是唯一關鍵。
首頁
Click here 

念佛三昧vs禪定般若
「三昧」是梵語,正定、正受之意思。正,佛智。佛說法入三昧,例如: 法華三昧、華嚴三昧、海印三昧、般若三昧,等等。《大智度論》云「諸菩薩禪定心調,清淨智慧方便力故,能生種種諸三昧。何等為三昧?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。」
「善心」善,動詞。調心。「一處住不動」定界。善心一處住不動。淺者超越六道,深者超越法界。清淨退群魔,智慧生萬法。
〔念佛三昧〕心佛合一、佛我一體。亦如觀經所言: 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。《大勢至念佛圓通章》「彼佛教我,念佛三昧。譬如有人,一專為憶,一人專忘。如是二人,若逢不逢,或見非見。二人相憶,二憶念深。如是乃至從生至生,同於形影,不相乖異。」
〔禪定般若〕禪,繫於一念。定,制心一處。禪定延生智慧。禪的時候,有禪悅。定的時侯,有魔。走過魔障,產生智慧 (般若) 。智慧,淺者無生忍,證羅漢(涅槃)。究竟者見性,證如來(大涅槃)。
見性。法華經開示,必須歷經「三大阿僧祇劫」的時間。「阿僧祇」梵文原意: 不可數、無央數。禪宗始祖,大迦葉尊者,證量與佛無有二致。佛授記大迦葉尊者,無量劫後成佛,號光明如來。吾輩更何以言哉。
輪轉六道容易造業,隨時都會退轉。出離也好,究竟也好。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,示淨土捷徑。六百萬年之頃,彌勒佛降世龍華三會。此間。人壽十歲,身高一乍手。生老病死。罪福因緣。善知識是唯一關鍵。
南無阿彌陀佛
大漠 d’amor LL
兩兩之家 佛法與人生 講題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