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1
商品介紹
2
念佛成佛養老樂園3
https://www.3455168.com/ 卍 大漠祇園講堂
智慧法寶 網路共修.占察業報 入佛知見.除諸業障 堅實福報.修諸功德 生安樂國.念佛養生 妙音禪修.卍騰心法 免費傳授.

63

念佛成佛養老樂園

佛教在解決老齡化問題上主要有兩大法寶,
一是念佛,這是根本法寶,二是臨終助念。
養老根本核心是養心。。。
(作者: 凡佛寺住持 淨覺法師)

民國七十二年因工作關係,感受到屏東縣從北到南,高海拔到低海拔整座山脈環境的優美秀麗,馬上起了一個念頭,建老人中心給老人安養。

 

民國九十二年意料外地出家,很快見淨空法師彌陀村的內涵,頓時感到老人中心,再配合以念佛為主的生活很好也很法喜,只是對往生極樂世界存在不定之慮。

 

民國九十九年因緣聚會,領受到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,「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」,阿彌陀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,積極、主動、平等、無條件的純佛願力的救度法門,當下心境大開、大安、大穩、大喜,原來脫離三界六道,往生極樂淨土所有一切的資糧,阿彌陀佛無量劫以前早已為我們發願修行準備了。十劫以前已全部願行圓滿,而容納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中,同時迴向給十方眾生受用。只要信受彌陀救渡,專稱彌陀佛名,願生極樂淨土, 必定成佛廣度十方眾生,因此,念佛成佛是順理成章法爾自然之事了。念佛成佛養老樂地的構想也自然地顯現。首先就以滿州鄉港仔村彌陀之家守愚念佛堂為平台,提供給有緣的人,來領受念佛成佛養老的生活,在飲食方面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為主,雖生活飲食簡單樸素,但身心滿意難思,真是佛恩無限,信心十足,法喜滿滿。

 

談到養老,有人說「我還不老呢!」是的,但是現在不老,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如此念佛養老,養成「永遠不老」,多好啊!

 

據說我們現在三四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,可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重。人口老齡化會帶來什麼問題? 首先,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,隨著老年人口比重不斷增加,老年人生活,醫療問題將進一步突顯。同時,老齡化將導致人口結構發生改變,老年人口增加,勞動力數量下降,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,其次,從老人本身來看,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,從佛法角度講,他們無常觀比較重,如果沒有正知正見,會隨著年齡增長,增加對人生、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。如果這種心理和情緒波及整個家庭社會,會引發家庭社會的負面心理,增加家庭社會負能量。

 

目前國家對老齡問題的關注不斷提高,也大力扶持和指導老齡產業,目的就是讓老年人安居樂活,安度晚年。其實這方面佛教有特殊的優勢。佛陀化現世間,首先開示人生八苦,其中就包含生老病死苦。老病死的問題,是佛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,尤其是淨土宗。所以老齡化的問題在世間來看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,但在佛教,這個問題早已被釋迦牟尼佛解決了。我們念佛人,在這方面可以對國家、對社會家庭作出重大供獻。如果念佛人的團體能夠壯大,就能夠很好地幫國家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一系列的問題。

 

佛教在解決老齡化問題上主要有兩大法寶,一是念佛,這是根本法寶,二是臨終助念。這兩大法寶能夠有效克服老年人的種種之負面情緒和恐懼心裡。「養老在養心」,老齡問題不僅是年齡問題,更主要的是心理問題。所以養老根本核心不是養身,而是養心。身體的衰老,誰都無法阻擋改變。身體虛弱了能再回到年輕嗎? 皮膚有了皺紋了能撫平變得像十八歲一樣嗎? 通通不能,所以養老不是養身,主要是養心。

 

老人的心,充滿了焦慮、孤獨、無助、無望、無聊、無奈。時間有的是,卻無事可做。而養心就是讓這顆心活起來,充滿陽光,充滿生命力,對未來充滿希望,身老心不老,如果老年人這個群體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,則整個社會一片朝氣,淨土宗念佛法門就是養心,養成佛的心,養慈悲的心,具體的方法就是「念佛」,有這個絕招,養老養心的問題很容易解決,許多念佛老人,雖然已經七、八十歲了,但內心青春長在,永遠年青(年輕)。本願念佛人,內心有希望,有法喜,有前途,有光明。即使八十歲、九十歲,甚至躺在病床上,也充滿活力,只要瞭解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,瞭解淨土法門,瞭解阿彌陀佛的救度,每個人都會有信心,即使八、九十歲,也覺得非常有前途,非常有希望,所以念佛養老能解決生命的根本問題,獲得最根本的關懷。

 

念佛養老成本低,以我們目前滿州彌陀之家的情形來講,可以說是零支出,第一沒有入住成本,生活以念佛為主,飲食提供飯水分離法,簡單又健康。第二,沒有護理成本,我們念佛養老很便宜,大家一起念佛,可以互相幫助,不要請護理人員,甚至以後可以發展義工,把發心想培福報,想行孝敬的年輕人組織起來,成為義工團,義務照顧老人,第三,養心成本低,念佛的老人心理健康,沒有那麼多壞毛病、壞脾氣。不念佛的老人,沒有建立信仰,內心焦慮、孤獨、恐懼、會發脾氣,摔東西。因為他的生命快走到盡頭,如同被判了死刑一樣,心裡很焦慮,似乎每分每秒都在等著死亡中度過。因此養心是關鍵。如果信仰問題沒有解決,生命沒有得到根本的安住,即使住在七星級的飯店也於事無補。外在環境再好也無法喚起內心真正的滿足和喜悅,只是徒增孤獨和悲涼罷了,另外,這些老人由於情緒不穩,脾氣大,護理費用特別多,而且容易生病。而念佛的老人,因為擁有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心很穩定,護理成本低,甚至沒有。第四,看病成本低,念佛人有個基本概念,就是「小病找醫生,大病求往生」。所以費用就很少。

 

念佛養老無恐懼,念佛養老心裡很舒服,六字名號就是念佛養老湯,喝下去,身心舒暢,信心十足。一個人如果對未來沒有信心,幾乎活不下去。為什麼有的人自殺,就是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失去信心,失去希望。在世間一般的認知中,老年人被認為是沒有未來的,因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,既然沒有未來,何談對未來的信心? 因此這是很可悲的事情。

 

人活到七、八十歲,既對這個世界念念不捨,又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恐懼萬分,知道自己要死了,活不下去了,空了,死後要到那裡去? 很恐怖。我們念佛人有沒有信心! 信心十足,因為我們是無量壽,我們念佛希望早一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所以有信心。如果老年人這個群體有信心,整個社會就會有信心,有法喜。為什麼? 因為很快就要成佛了,愈老愈歡喜,這種歡喜的心情,可以帶動整個家庭,整個社會,整個社會就處在一種祥和的氣氛中,這多好啊!

 

這樣老年人就是寶了,雖然年老,但他有作為,有信心,有希望,生命圓滿,光榮成佛。這個利益多大,生命充滿了希望,時刻盼望回到極樂世界的家鄉,念佛養老,人生圓滿。念佛人離人生的終點愈近,愈感受到生命的圓滿和成佛的希望。愈能發出佛性生命的光和熱,溫暖世間,愈能感受阿彌陀佛的慈悲心。因此,念佛人的身體雖然會衰老,但被佛法的光明滋潤,有蓬勃的朝氣,燦爛的未來和光明的前途。

 

因為老年問題是國家問題,而我們念佛人,念佛成佛養老樂園以及這個法門,能夠在養老問題上為自己為社會為國家作出傑出的供獻。這也是末學一直以來的心願,成立「念佛成佛,養老樂園」的主要動力。

 

希望諸位有緣幫我加油、鼓勵,共襄此舉。

 

善導大師願成釋:

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;彼佛今現,在世成佛,當知本誓,重願不虛,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。

 

南無阿彌陀佛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釋淨覺 合十

凡佛寺 護持帳號

郵局代號: 700

局號(含檢號): 0041902

帳號: 0109359

戶名: 凡佛寺郭青標

電話: 0965 730 128

地址: 高雄市仁武區澄新街98

彌陀之家: 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溪清路35-1

1289537